亚博电子游戏_2022最新下载

亚博电子游戏

亚博电子游戏

Jili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亚博电子游戏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详情

仲建华:研读市域快轨技术规范、凝聚市域快轨建设共识、推进市域快轨建设

时间: 2020-09-27
信息来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提供部门:总工办
浏览量:

 

推动“四网融合”面临良好机遇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共同构成交通强国建设的总目标。两阶段(2020—2035年基本建成;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强国建设), 三张交通网(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两个交通圈(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及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并提出要“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并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系统,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的战略决策。

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全面部署了应对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七大领域,把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分别达到8.5万亿元、23.7万亿元和11.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4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明显,而交通一体化是重要支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个城市群的城市轨道交通占比69%,数量可观,城市间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条件势在必行。

2020年3月1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多处提出:实现市区城轨、市域快轨、城际铁路的“三网融合”,在市区城轨、市域快轨、城际铁路“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城轨交通与铁路、公交、航空等其他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运力匹配和联动调度,有机融入国家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市域交通作为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部分一、二线城市通过第二轮或第三轮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而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新城和城镇联系的市域快轨建设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加快市域快轨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京津冀经济区的北京市,2019年,市郊铁路运营3条,运营总里程达241公里,同比增长30%;开行列车1.45万列,同比增长20%;发送旅客247万人,同比增长近50%。2020年6月底,达到4条,市域内运营里程353.5公里,车站22座。设置市郊铁路专用通道,分离铁路旅客和市郊客流,采用公交化运营,票制票价参照轨道交通票价体系,一卡通检票系统,并与北京市公共交通衔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地处长三角、粤港澳城市圈的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也积极推进四网融合发展的制式。由此可见,上有国家战略的决策,下有经济区城市的需求,四网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城轨交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城轨交通的根本遵循。城轨行业以“交通强国,城轨担当”的强烈使命感,在实施智慧城轨建设战略中将市域交通作为突破口,开创四网融合的先例,将市域快轨交通发展作为切入点和主要抓手聚心汇力,强力推进。



研究编制中国标准的市域快轨交通规范势在必行

2016年以来,协会认真研判了我国市域快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市域快轨建设的发展理念和功能定位。决定以技术规范的形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按照“规范研究先行,标准指导建设”的原则,动员和组织全国城轨交通行业的专家编制《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经过中城协(专家学术委、标准部)、地铁公司、设计院和系统供应商 4个方面、近60 个单位 110 多位专家经三年的精心设计、精心编写,终于在2019年7月发布实施,这是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一是首次明确了市域快轨的功能定位,将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定位于主要服务于城市郊区和周边新城、城镇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并具有通勤客运服务功能的中、长距离、高旅行速度的轨道交通系统,属于轨道交通范畴。

二是创新了市域快轨交通的技术基础。首次提出了市域快轨制式多元化(包括钢轮钢轨系统、磁浮系统和胶轮系统)、速度区间相对性、运输组织多模式(包括单线独立运营和多线网络化运营、单一交路和多交路套跑、不同编组列车混跑、跨线运行和快慢车混合运行)和以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为核心的“三网融合”理念,覆盖各类城市及地区、各种车型、各种运营模式和规划、建设、运营、维保等各个阶段等四个“全覆盖”技术标准;增加“市域轨道交通线网”章节。

三是首次将“信息化”列入轨道交通的技术规范并单独成章。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目标导向、业务引领、自主可控、创新发展”的指导原则,“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1 3 5 3 1”信息化总体规划,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化为核心的 IT 架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潜值挖掘”的大数据理念,以网络安全法为指导的城轨信息安全纵深防御体系,集中统建的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适应城轨云技术架构的综合等思路编制,为实现城轨业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为智慧城轨建设奠定了先进、扎实的基础。

四是为市域快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功能定位、运输技术、城轨云等的技术标准,使市域快轨交通“三低两高(低建设投资、低客流量、低运营成本,高旅行速度、高便捷性服务标准)”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以乘客出行的便捷舒适、运输生产的安全高效和运营管理的效益良好,实现市域快轨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全面发挥《规范》的指导作用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着手研究或已经开始研究市域快轨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培训的强烈需求,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人员理解和执行标准的能力和素质。为市域快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专家学术委举办此次《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第一期宣贯培训研讨班。由编委的专家、领导、编制组成员回顾《规范》编制的历史背景和研编过程,解读《规范》制定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内涵,释惑《规范》实行难点和应用要点,分享市域快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研讨市域快轨技术发展趋势,开启以技术规范引领市域快轨有序发展,助力市域快轨建设的新征程。

一是凝聚以规范引领建设的共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序发展后患难免。要提高市域快轨建设顶层设计、规范引导重要性的认识,从推进城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为人民创造福祉的高度,在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围绕重点任务,凝心聚力,为市域快轨建设和四网融合发展共同努力。

二是做好《规范》宣贯实施工作。统一的市域快轨规范,是市域快轨建设有序推进的重要抓手。设计院所、城轨企业、系统供应商等相关单位,要在规划建设、运营生产、系统研发等领域全面学习贯彻。

三是进一步做好《规范》完善优化细化。由于《规范》在业界首次提出了四个“全覆盖”特点,受各类城市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都会对《规范》实施中的适应性、个性化等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规范》编制单位要实时跟踪《规范》落实进度,详细研究《规范》遇到问题,及时指导《规范》完善优化,指导市域快轨建设扎实、有序、健康发展。

四是提供《规范》落实的组织保证。推进以《规范》为指导的市域快轨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举全行业之力,齐抓共干,协同推进。发挥城轨业主要执行《规范》的主体作用。紧密集合各自的实际,主动学习、认真落实《规范》的要求,推动市域快轨的实施。发挥设计院所遵照《规范》进行设计的主体作用。《规范》实施,设计是前提。设计院所要学在前,用在前。理解《规范》设计思路,掌握《规范》技术关键,作出《规范》和城轨业务融合的设计,保证《规范》在市域快轨建设中应用效果。发挥系统供应商提供《规范》系统设备的主体责任。系统供应商要依据《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业主需求,积极参与《规范》所需系统的自主创新,确保《规范》要求的应用功能齐全、技术性能达标、安全自主可控。发挥协会专家学术委、标准部和培训部《规范》宣贯和推进实施的主体作用。协会是《规范》编制发布、贯彻落实的组织者,要在《规范》解读、宣贯和培训,为行业提供实施《规范》的平台和服务。贯彻实施《规范》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全面贯彻实施《规范》为契机,开启市域快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的新征程,助推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

 

Baidu
sogou